扁平化設計三部曲|心法篇
延續上一篇《扁平化設計|歷史》,今天我們要來談談扁平化設計該注意哪些?
簡單來說,扁平化設計 (Flat Design) 的特色就是完全以平面來呈現視覺元素,沒有 3D 維度的概念,也沒有陰影、漸層、斜角、浮雕、紋理與材質等屬性來加強效果;通常以單純的色塊,搭配清楚的字型編排,呈現出一種乾淨且簡約的風格。
從擬物化、扁平化、到實感設計
自從 2007 年 Apple 推出第一代 iPhone 之後,「擬物化 (Skeuomorphism)」一直是 iOS App 的設計原則。「擬物化」的設計,讓第一次接觸「Smarthpone」與「Tablet」的使用者得以沿用過去實物的使用經驗,使用新的數位化工具而不會感到不習慣,連小孩都能直覺上手。
近年來 Smartphone 與 Tablet 的普及,軟體 App 逐漸取代了傳統電腦視窗的概念,也漸漸吞噬了實體世界的各種工具,造成原本「擬物化」所參照的物品已紛紛變成老古董。
Microsoft 與 Google 很早就意識到這個趨勢,在 2007~2008 年起就相繼採用扁平化設計在推出的系統產品中,如 Windows Phone 7/Windows 8 以及 Google Search。
Flat Design 一詞,是 Google 在 2008 年提出的,但後來並沒有沿用,而是公佈了一套同時適用於 Android、iOS、Web 等各種平台,同時能適用於手機、平板、電視、電腦螢幕等不同裝置的跨平台/裝置的設計規則 (仍需為各裝置設計,但鼓勵共用更多相同元素),稱之為「實感設計 (Material Design)」(之前有人翻作「物質設計」或是「材質設計」,但最後官方統一翻作「實感設計」)。
而 Microsoft 也不使用 Flat Design 一詞,而是使用 Metro Design (目前沒有官方中文譯名,或稱為「現代設計 (Modern Design)」),是 Microsoft 基於設計語言設計的一種介面風格,此設計已被用於 Windows Phone、Windows 8、Windows 10、Xbox 360 等多款微軟產品,同時採用 Microsoft WP 為此設計的標準字型。
換句話說,廣為人知的扁平化設計 (Flat Design) 其實沒有一家公司真正採用這個稱呼,它倒比較像是一種總稱,一種相對於擬真化設計 (skeuomorphism) 的設計風格。
我們來看看一些 Logo 的變化,就會比較清楚這兩者的差異。
![]() |
http://trashcopy.blogspot.tw/2015/09/why-are-companies-flattening-their.html |
Apple 也在 iOS 7 推出後,徹底放棄擬真化設計,改走扁平化設計。
基於 Apple 在市場上的主流地位,採用扁平化設計是有相當重大的意義,也確立了扁平化設計是目前的主流,而這股風潮也延燒到了簡報設計上。
在這份2014年簡報設計趨勢中一開頭就提到,扁平化設計將會是簡報設計的趨勢之一。
這股風潮也持續到了 2016 年開始產生一些改變。
漸漸開始有一些新興的設計手法融入扁平化設計中,也就是在原本的扁平化設計特色中,加入了那麼一些些裝飾,讓它變得更有趣一些。例如長型陰影 (long shadows)、強調高光 (highlight)、多樣的顏色變化 (dynamic colors) 讓畫面不會那麼單調..等,有人稱這樣的手法為簡約設計 (Minimalist Design) 或是扁平化設計 2.0 (Flat Design 2.0),目前也已經成為設計主流。
![]() |
http://designmodo.com/flat-design-2-examples/ |
扁平化設計的四個關鍵
扁平化設計的核心是:去除多餘、厚重和繁雜的裝飾效果。扁平化設計並不是徹底放棄效果,只是不存在那些能讓人產生立體感的透視、紋理、漸層變化以及能做出3D效果的元素,同時在設計項目上,則強調了「抽象」、「極簡」和「符號化」。
1.符號可讀性
某些符號在使用者的心中具有獨特的意義,例如:交通號誌。你所使用的符號或圖示,都必須讓觀眾一目了然,了解其所代表的含義。倘若需要一長串文字來輔助說明這個符號或圖示所代表的含義,那麼不如直接寫文字就好。2.色塊對比性
扁平化設計經常使用許多鮮明的色彩,從色塊、色形以及色調來看,色彩確實是提升扁平化設計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一般而言,僅使用白色和黑色就能夠產生不錯的效果,但你想著這效果要更進一步,那也可以採用更多的色彩;不同的顏色帶給使用者不同的視覺感受,也會給人完全不同的內心反應。如何熟練的使用這些顏色,除了設計師的品味與美感之外,或者還需要懂一些色彩心理學。3.用字簡約性
扁平化設計中,作為提供訊息,文字是必須的,但注意請保持「少即是多」的原則來營造一個簡約的風格,確保每一個字都發揮出重要的效果。而字體的使用上,大多以無襯線字體為首選,但有時採用特殊的字體作為「美術」元素,也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吸睛效果。4.排版藝術性
因為沒有複雜的3D屬性,只有完全平面化、單純的色塊與文字、圖標,要如何讓一個扁平化設計的元素看起來能夠有設計感又精緻,又能傳達精確訊息,又不會讓畫面看起來太單調,這時候考驗的就是排版的功力了,善用對比、重複、對齊與相近四個原則。扁平化設計運用在簡報設計的心法
扁平極簡,就是扁平化設計的靈魂。
心法一:一切從簡。文字(關鍵字)、色彩(純色/單色)、形狀(幾何)、物件(少)。
心法二:排版設計,遵循「對比、對齊、相近、重複」四個原則。
心法三:善用工具。符合扁平化設計的圖像網站。
最後,不妨來看看這篇文章,分別就「形式」、「設計」與「資源」來分享如何製作扁平化設計的簡報經驗《怎样做出优秀的扁平化设计风格 PPT 或 Keynote 幻灯片演示文稿?》
下一篇,是扁平化設計三部曲的最後一章,實戰篇。我將會以簡單的實例示範給各位看,如何做出一張扁平化設計的投影片,敬請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