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後分享 -- 《商業簡報技巧》竹科電子公司人資單位


上週,應邀到竹科某一家頗具規模的電子公司為人資單位的同仁們授課。

一個月前,接到人資單位的電話,希望我能幫他們上一堂簡報課,於是透過電話簡單的聊了一下,以了解對方希望透過這個課程學習到或是改善哪一方面?

『劉老師,我們單位時常需要彙整一些簡報,可是主管總覺得比起其他單位,我們的簡報似乎不夠好...』人資單位如此告訴我。

『請問是哪一方面的不好呢?能否舉一些例子作說明呢?』我希望能進一步釐清人資單位的需求。

『呃...主管說...跟業務、行銷單位比起來,內容沒有那麼精彩,美工不夠漂亮...』人資單位這麼補充,但似乎也不太確定問題在哪裡,應該說:他們也不清楚主管的期望到底是什麼?到底主管希望他們怎麼作?


『好的,方便安排我和您的主管談一下嗎?....』我想癥結點可能在於主管,而人資單位的同仁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是什麼。

很快安排了與主管的面談,在過程中主管秀了一些他向上呈現的簡報資料,以及同仁平日準備的資料簡報。談話結束後,主管語重心長的告訴我,人資單位平時的工作較為固定,不像行銷或業務單位,與業績較有直接關聯,也不像研發單位,是公司的重心;如果不在簡報上多下些功夫,老闆常常會失去耐心聽我們報告。

經過一番事先討論,我歸納出以下幾點:
  1. 人資主管認為簡報不夠吸引,是因為內容變化性不足、美工不夠漂亮。
  2. 人資單位同仁並不認為簡報哪裡有問題,他們已經很努力地準備了,也都把這些寫到報告裡了。
  3. 根據人資單位所提供的幾份簡報,我發現最大的問題,在於他們把簡報當作報告在寫;同時,由於認為沒有亮眼的成果,所以特別強調他們努力的過程。

因此,這次的課程我希望能達到兩個目標:
  1. 釐清簡報的核心概念。不只是人資單位同仁,也希望能導正主管的觀念。
  2. 快速提升簡報品質的方程式。透過一些簡單技巧的說明,不需要學習什麼艱深的美工軟體,一樣可以提升現有簡報的品質。

透過事前的討論與目標擬定,以及人資單位所提供的簡報,我為他們量身打造了一份教學簡報,並透過重新編修他們所提供的簡報來做說明。上課過程中,同仁們眼睛為之一亮,特別是在最後的實例分享,更讓他們感受到課堂上的技巧如何被運用在簡報上。

『劉老師,我沒想到居然這麼簡單就可以把簡報變得這麼好耶!而且....真的不用學什麼美工軟體耶!我們有信心可以把簡報做得比以前好了....』跟我說的就是那位為主管準備簡報的同仁,我想這次課程他的收穫應該最大了。(笑)

人資單位特別排出時間全員參加,表示對這個課程的重視以及學習的態度。

在這裡我想分享幾個在這次課程中的心得。

  1. 在職場上,往往不見得有機會上台作簡報,或是主管沒有太多時間看你的簡報;這時候,你的書面簡報很有可能就決定了你的成敗。不是說練習不重要,而是你不見得有時間可以練習,在那之前,是不是應該先把簡報給作好呢?
  2. 商業簡報不像一般簡報,講求的是效率、成本與效益。如果你的簡報內容太過冗長、有沒有具體成效,老闆跟本聽不下去。在此我建議可以採行3P原則:目的 (Purpose)、過程 (Process)、效益 (Profit),清楚表達你的問題是什麼/你的目標是什麼?你是如何做到的?帶來了多少效益?
  3. 失望代表現實與期望的落差。如果你能事先掌握聽眾(老闆)的期望是什麼?針對聽眾的期望去回應便可以縮短落差,降低聽眾可能失望的風險,甚至出乎聽眾的期望,這可以透過簡報目的檢核表來事先確認。(實務上,不是每一次都能完全滿足聽眾的期望,即使事先知道了...我們能作的是盡量降低期望與實際情況的落差。)

簡報目的檢核表 - 知己知彼,敗戰不殆。

如果實際結果不如老闆期望,該怎麼辦呢?我的建議是利用比較法和時間軸的概念。

比較法指的是AS-IS,跟過去相比,現在的情況有十足的進展;時間軸的概念指的是TO-BE,拉出一個長期計畫,明白告訴老闆,雖然目前的進度不如老闆期望,但依照我們的計畫,預計下一階段可以達成,而之後還會持續進步。如此一來,老闆或會把焦點放在計畫的修正改善,例如時程提前、目標拉高等,而不在於對現狀的不滿。

要知道,不管結果再好,老闆的口中絕不會說出「滿意」兩個字,當他對一些旁枝末節的細節挑剔時,你就該明白,你這次簡報已經成功了。

在課程的最後,我與人資單位的同仁們分享了一段話。

『你也許不能改變全世界,但一場精采的簡報可以改變你的世界。』希望這堂課程可以為各位在日常工作上帶來不一樣的想法,謝謝各位。

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