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尖高手如何持續精進、突破自我,又能保持一派輕鬆?我從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體會到的三件事


前一陣子流行過一段話。
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,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。」
我完全同意。看來這輩子是沒機會贏過那些既優秀、又努力的人了,所幸的是:這樣的人其實沒有你想像的多。
只要我們努力,還是可能贏過不努力的人,關鍵就在於用對方法,讓我們的努力產生複利效應,而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這些方法。

首先我必須說,這是一本很好啃食的書,淺顯易懂、沒有太多複雜的理論,看完後我還以為書名是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輕鬆》呢!
作者還很佛心,擔心你看完了還抓不注重點,在最後的結語部分對全書做了歸納整理。即使你沒時間看完整本書,一樣可以從這裡獲得不少可貴的建議,但我仍然建議你可以好好細讀此書,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體會。
而我,在闔上這本書後,整理出了以下三個體會。

除了天賦本能,你唯一的限制來自於你自己
你看待事情的方式,會從根本改變身體對它的反應。
在《心態致勝》中提到,人在面對競爭、失敗、挫折時,思維方式會分成兩種:固定型與成長型。固定型思維的人,認為能力是無法改變的,自己可以一路贏到現在,已經是在人生的高峰。
「輸了怎麼辦?不做沒把握的事……」
「反正努力也贏不過厲害的人,那又何必努力?」
這些都是大腦的「自我保護機制」的一種,固定型思維的人想贏過別人,但又認為現狀無法改變,為了維護自尊,便會採取這些看似合理、實則導致自己成長停滯的行為。
而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,則是認為自己還會不斷學習與成長,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刻。將壓力視為挑戰,把眼下無法克服的阻礙當作成長的契機,相信總有一天有能力解決而持續成長。
杜維克(《心態致勝》的作者)的研究也證明了,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對我們的表現有著深遠的影響。只要培養成長型心態與思維,相信肯努力就會帶來技能,就更可能接觸幫助成長的良性壓力。
那麼,頂尖優秀的人是如何看待壓力的呢?
他們是以「挑戰反應」來面對壓力,所以壓力帶給他們的不是干擾、焦慮或痛苦,而是幫他們把增強的生理刺激轉化為表現時的爆發力;從所謂的「受脅心態」(緊張焦慮)轉變為「良機心態」(躍躍欲試,準備就緒)。

優秀的人與你我的差別,在於懂得有效管理「過勞倦怠」感
過勞倦怠,常常出現在竭盡所能發揮自我的人身上。比起優秀的人,我們需要花費更大的心力去完成同樣一件任務,也因此更容易產生過勞倦怠感,進而影響我們的表現與持續性。
可是,優秀的人同樣會產生過勞倦怠感,只不過他們更懂得如何有效管理,這也是為何頂尖的人可以保持巔峰表現,又能展現一派輕鬆的關鍵。
關於過勞倦怠感的解決方案,包括以下幾種。
(一) 休個長假讓自己徹底休息
這樣做很多時候都很有效,但不見得人人都有這種選擇。
(二) 在壓力和休息之間輪流切換
績效高手知道自己能承受的壓力是有限度的,並且會認真看待那個極限。他們通常是以 50~90 分鐘的密集工作為一個單位,兩次密集工作之間會穿插短暫的 7~20 分鐘休息。這樣在壓力與休息之間輪流切換,可以讓人維持巔峰表現所需要的體力、心力和熱情。
持續精進與成長的關鍵,就在於找出自己的壓力臨界點,我們的目標就是逼近臨界點,然後在那之前安排短暫的休息,讓自己更加耐壓。但要注意,有時不小心逼得太緊超出了臨界點,就會開始感到筋疲力竭。
(三) 透過回饋與分享
行為科學提供了一種管理倦怠的替代方法,當你感到過勞倦怠時,不需要抽離當前的工作,只是需要換另一種方式更貼近工作。
亞當.格蘭特(《給予: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》一書作者)將這種方法稱之為「回饋有好報(give back to get back)」,也就是找機會回饋你投身的領域,比如說當教練、指導後進,或是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一些誠摯的建議。
回饋的焦點在於幫助他人,進而啟動大腦的獎勵和愉悅中心,這不僅可以讓你感覺良好,也可以幫你把正向情緒與初衷重新連結起來。回饋往往帶來新的活力和動力,從而消除過勞倦怠的感覺。
而這麼做唯一的標準是,所回饋的東西與從事的領域必須密切相關,而且付出是不期待任何回報的。
(四) 找到超脫自我的使命感
當我們感到恐懼或難以招架的情況下,我們的大腦(中樞系統、自我)會自動保護我們避免失敗,關閉身體的反應,叫我們轉往別的方向,即使失敗不會造成身體受傷,我們也不喜歡情感受傷,不想陷入尷尬,所以它會指引我們轉向安全的路徑。然而,當我們超脫「自我」,把自我最小化時,就能克服那些阻礙我們創造突破的恐懼、焦慮、生理保護機制。於是,全新的可能性就出現了。
找到超脫自我的使命感,可以減少過勞倦怠感,甚至可以幫我們堅持有挑戰的健康行為,比如節食或戒菸。
書中也釐清了關於「使命」的一些誤解:
一、使命,無關乎宗教或精神信仰,也不是一種神祕的力量,而是以理性反省為基礎規劃出來的,可以是單一或多項的。
二、沒有人會阻止你抱持「自我中心」的使命,這不是壞事,但若能設法運用小我、貢獻大我,往往可以突破極限,也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。
三、你的使命可能會隨著時間改變,也應當如此。
我們都可以透過規劃使命、善用使命的力量,不只可以消除過勞倦怠感,更能突破自我極限。
使命感也可以說是恆毅力背後的力量。
賓州大學心理學家安琪拉.達克沃斯博士(《恆毅力》一書作者)也指出,恆毅力不是天生的,而是長時間培養出來的,而且這個特質往往伴隨著強烈使命感而來。

持續精進、突破極限的關鍵:在心流區內刻意練習
心理學家奇克森米海提出了「心流模型」說明了頂尖高手是如何進入「忘我的化境」,也解釋了如何讓自己承受適度壓力來促進成長。
心流的產生與一件事情的挑戰度,以及我們對應這件事的技能度有關。如果挑戰度偏高,技能度不足,我們會感到擔憂(worry)或焦慮(anxiety),技能度適中,我們則會感到亢奮(arousal)而不會覺得無聊(boredom)。相反地,如果挑戰度與技能度都偏高,我們就容易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進入心流。
找出「甜蜜點」與「超出一點點」的最適壓力區。承受適度壓力是促進成長的好方法,這樣的適度壓力稱之為「勉強可完成的挑戰」,它就位於右上角的「心流」區。
要能「熟能生巧」光靠練習不夠,必須巧妙地下功夫。專業與否,跟你投入多少小時做那件事無關,而是看你在投入時間內下了什麼功夫,把「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」投入在這個「恰到好處的壓力點」區域,如果覺得做起來游刃有餘,下次就挑選難一點的挑戰;反之,如果覺得做起來很焦慮或急躁不安,下次就稍微調降難度。
總之,持續在心流區中刻意練習,將「恰到好處的壓力點」區域不斷向右上方推移,就是頂尖高手持續精進、突破極限的訣竅。

後記:人人都想當勝利組,更大、更快、更強,你需要更好的方法
我們面對的壓力與日俱增,與職場工作者的競爭、與機器的競爭、竭盡所能找尋優勢的隱憂,無不使我們感到過勞倦怠、卻又不敢鬆懈;成效不彰、又影響了生理與心理的健康。
壓力可以是正面的,促使身體出現良性適應;壓力也可以是負面的,導致身體嚴重受傷。壓力剛剛好時,不僅能刺激生理適應,也能刺激心理反應。想要登峰造極,其實你可以有更好的方法;即使做為普通人,書中提到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管理過勞倦怠感,別讓自己陷入無能為力。
我們都希望有巔峰表現,但健康持久的巔峰表現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。
(文章同步發佈於 Medium-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)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