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用在簡報上的四種策略思維



成功需要內在條件與外在因素的配合,內在條件可以自己培養,而外在因素不可控制,但具備策略思維,可以讓你將有限的資源在對的時間投入對的地方,可以讓你掌握人事物發展的可能性,降低不確定性的風險。這未必能讓你成功,但在面對失敗時,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,「輸得起」就是人生最大的本錢。

過去在職場上的歷練與專業上的訓練,我領悟到四種策略思維對我有很大的影響,不管是在人生道路上或是職涯規劃上,甚至可以運用在問題解決與簡報設計上。

問題解決導向的四種策略思維



首先,統計思維的訓練,讓我習慣系統性思考。對於任何事都會先搞清楚「系統」是怎麼一回事?像是「流程」、「架構」、「組織」、「生態」都存在著「因果關係」,一髮牽動全身,進而找出瓶頸點 (短板) 和甜蜜點 (長板),在有限的資源下,可能的選擇包括持續發揮或強化甜蜜點的優勢、降低或避免瓶頸點所造成的影響,或是雙管齊下。統計思維的核心,就是「異中求同,同中存異」,從一再出現的事物中找尋其規律性(找痛點),從看似無異的事物中找出其差異點(找優勢、核心價值);觀察一個事件時,要去思考是獨特性?還是代表性?

其次,財務思維的訓練,就是成本意識的概念,也就是成本×時間×成效的綜合評估。任何行動都有其成本,即使什麼也不做,也存在著機會成本,所以不僅要達成目的,更要省時、省力。

再來,大數據思維的訓練,就是「讓數字說話」。以資料為基礎,告訴我們什麼做對了?什麼做錯了?作對的就繼續保持或更好,做不對的就改善或停止。決策,就是一種取捨,是選擇不做什麼的過程,也是風險控管的概念;淘汰高風險的選項,提高對剩餘選項的掌握,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。

最後,禪意思維的訓練,也就是「斷捨離」的練習。這與西方的簡約思維是一致的,如何以更少來呈現更多,「少即是多」的概念。運用在生活中,就是「斷絕不需要的東西、捨棄多餘的廢物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」;運用在資料整理中,就是「斷絕不需要的資料,捨棄多餘的素材,脫離對蒐集的執著」;運用在資訊呈現中,就是「斷絕不必要的元素、捨棄多餘的資訊、脫離對設計的執著」。

若將這四個思維,運用在商業簡報上,可以這樣解讀。

統計思維:異中求同,同中存異。找出痛點、帶出核心價值是一個商業簡報成功的關鍵;系統性的思考,不單從What去思考,而是從Why-How-What的架構來規劃整份簡報,每一張投影片都應該去思考「為什麼會這樣 (Why So?)」以及「然後又怎樣 (So What?)」,如此一來簡報的架構才會合乎邏輯性。

財務思維:成本意識,簡報的價值取決於成本,不只要達成目的,更要省時、省力。也就是「先求有、再求好、更要快」的概念,先求有效達成目的,再求提升觀眾的體驗 (美觀、設計、質感等),更要避免重工重作所浪費的時間,一方面加快簡報完成所需的時間,另一方面更有盈餘去重新檢視是否有遺漏或可以改進的部分,同時也有更充裕的時間去重複展演的練習。

企業看待活動的財務觀點


大數據思維:讓資料說話。簡報是選擇什麼該說、什麼不該說;盡量以數據來佐證,少用形容詞或個人觀感來闡述。

設計思維(禪意思維):運用在資料整理中,就是「斷絕不需要的資料,捨棄多餘的素材,脫離對蒐集的執著」;運用在資訊呈現中,就是「斷絕不必要的元素、捨棄多餘的資訊、脫離對設計的執著」。(可參考之前的文章:提升專業簡報力的七個習慣)


「簡報不是說你想說的,也不是說對方想聽的,而是以對方容易接受的方式,說你該說的,不只要達成目的,更要省時、省力。」

企業看待商業簡報的四種思維




熱門文章